PPP模式指明建筑行业发展方向
发布于:2017-11-28 14:12:36    文字:【】【】【

    11月24日,由北京中建政研集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与会专家在会上提出PPP模式对建筑行业改革创新、转型突破的几点重要作用,并指出如何具体利用PPP模式更好地助力建筑业转型发展。

PPP模式有助于促进建筑业运行机制升级

  PPP模式强调运营管理,带动建筑业从一次性项目建设转变为长期性服务运营,从注重建设速度转变为注重运营质量,实现行业经营规范化,成效非常明显。

PPP模式有助于激发建筑业发展的新动能

  PPP模式可以充分整合,并发挥社会资本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也就是说通过引入更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向建筑业发展注入新合力。因为PPP模式经典的名言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建筑业领域里面,通过PPP模式的推广应用,会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从事建筑行业,进而促使企业家发挥工匠精神,将建筑业新动能、新活力激发出来。

PPP模式有助于提高建筑产品供给质量

  PPP模式是结果导向,绩效付费,也就是说它是被看作“菜单”来点菜,吃完饭再来买单,那么这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有效解决过去豆腐渣工程、晒太阳工程,确保建筑业项目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有人用,能用好。我们现在之所以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我们过去提供了一些产品不好用,特别是有一些质量不好、价格还贵,所以有的人不愿意用就到国外去买了。所以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运用PPP模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就可以把我们建筑领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更加优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这种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说PPP模式是我们建筑业改革转型突破的重要抓手。

PPP模式要求建筑企业加强资本运作能力

  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数据显示,在我国项目管理库当中,有14000多个PPP项目,而与建筑业直接相关行业的PPP项目和技术达到了5283个,占比高达77.9%,这个比重是相当大的。

  那么如何运用PPP模式更好的助力建筑业的转型发展?与会专家表示,过去是由政府财政出资,建筑企业负责设计施工,行业主管部门运营养护的这样一种传统模式。现在看来,这样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很多挑战,应该说是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建筑企业将主导提供从前期的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养护等全产业链的服务。

  建筑企业需具备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尤其是项目前期的资本运作能力。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可以积极的建立服务于自身资金管理的平台,或者与具备较强实力的金融资本合作,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充分体现了走向竞合的理念。

PPP模式要求建筑企业整合设计施工行业

  首先我们的项目全生命周期整合模式和PPP模式物有所值的理念高度契合,在传统的建筑业当中,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是独立的两个环节,主要的设计任务完成以后,主管部门选择施工单位进行建设。但是在PPP模式下,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环节是密切结合的,比如说前期的规划设计方案如果存在缺陷的话,直接影响到项目后续的建设以及运营的效果。

  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应充分发挥规划设计的专业优势,在兼顾项目的经济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同时,充分考虑施工建设的效率或质量,满足运营维护的需求。建筑企业应该着力打造提供全行业综合规划设计服务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实行分行业的管理模式,市政、交通、铁路、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等都由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来监管。未来在以PPP模式为主的建筑市场当中,规划的设计将趋于资源的整合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建筑企业可以为某一个限定的区域、共用的空间提供涵盖以上所设计的统一的专业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

  比如说国家鼓励推广的综合管廊建设,也就是要整合市政、交通、水电、通信等多个行业,采用统一的管廊空间进行铺设。

PPP模式要求建筑企业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通常来说,一个PPP项目在建设期,往往是在3到5年之间,运营期可能长达20年甚至30年,这就要求我们建筑企业不仅要具备合格的建设能力,也应该对长时间内稳定高效供给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要求我们建筑行业加强综合能力建设。

  随着我国城镇化覆盖面的不断拓展,未来建筑业新增的建设需求将可能被存量运营管理所替代,这就促使建筑企业要利用好当下PPP模式发展的奇迹,倒逼自身优化运营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复合型的人才,来保障我们建筑企业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 杭州万恒建设有限公司,备案号:浙ICP备14014173号-1